探索农村污水治理新路径:多地采用低成本高效益资源化利用模式

admin by:admin 分类:新闻动态 时间:2024/11/25 阅读:53 评论:0

面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面临的“建设成本高、运维负担重、管理难度大”等严峻挑战,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导意见》的号召,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力求在治理理念、实施路径及管理模式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这一背景下,部分地区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巧妙地将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相结合,开辟出一条既经济实惠又高效可行的治理新途径。这些实践不仅有效缓解了资金和技术压力,还促进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展现了非常高的智慧与实践价值。

比如,四川省巴中市通过实施“分层截留资源化利用”策略,辅以“四个一点保障机制”(即政府补贴一点、社会捐助一点、集体承担一点、农户自筹一点),在丘陵山区探索出了一条成本节约、效益显著的治理模式。这一模式不仅降低了建设和运维成本,还实现了污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同类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海南省三亚市则通过体制改革与资源化利用的双重推进,针对非正常运行设施进行了分类整改,不仅恢复了设施的正常运行,还提升了污水处理效率,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设施闲置和资源浪费问题,也为农村污水治理体系的完善提供了新思路。

云南省文山州则采取了一种多层次、全方位的管理模式——“州统筹+县主导+乡负责+村组织+组落实”,充分调动了各级政府和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形成了污水治理的自治自建自管格局。这种模式不仅增强了治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促进了乡村治理能力的提升,为农村污水治理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小型2.jpg

案例1

巴中市:实施“分层截留资源化利用”策略,辅以“四个一点保障机制”探索出了显著的治理模式

在巴中市,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系列富有创新与实效的策略正被广泛应用,旨在实现污水的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一、分区分类确定治理模式巴中市根据地理位置与环境特点,采取了分类治理的策略。在城镇周边条件便利的地区,将农村污水统一纳入城镇污水处理管网,由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在聚居度高且环境敏感的区域,则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或微动力设施,确保污水在集中处理后能够达到排放标准或实现资源化利用。对于一般聚居区,巴中市充分利用地形优势,依山就势设置处理单元,采用重力自流的方式,推广“分层截留”资源化利用模式。而对于散居农户,则将生活污水治理与“厕所革命”相结合,采用“单户或联户三格式化粪池+资源化利用”模式,充分利用农户房前屋后的“小三园”(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进行就地资源化利用。

二、降低家庭污水治理成本为了降低治理成本,巴中市深入农村实际,对用水量进行了细致的调查。通过点位勘察和污水产生量核算,充分了解了环境敏感程度、地形地貌、村庄常住人口数量及分布、污水实际产生量、集中收集难易程度、排水去向和村民生产生活方式等农村实情。以巴中市巴州区为例,经调查核算,当地农村群众平均每日用水量为37升,仅为西南地区农村标准的61%。这一数据为设施容量的设计提供了准确依据,有效避免了过度设计。同时,巴中市还推行了“黑水、灰水”分离处理,相比“黑灰”混合设计,资源化利用设施的容积减少了17%—25%。

三、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治理模式,实现“分层截留”资源化利用在资源化利用方面,巴中市充分尊重农民习惯,依山就势,通过自然落差实现了“分层截留”资源化利用。第一层“自用”,即通过单户或联户三格式化粪池处理后的污水,直接用于农户的“小三园”灌溉。第二层“大家用”,即“自用”后剩余的污水,通过重力自流进入集中三格式化粪池,用于浇灌周边林地等农用地。第三层“备用”,即当“大家用”后仍有剩余污水时,如春节期间污水量增加,则将其储存于地势更低的氧化塘中备用。这些氧化塘多由废弃山塘改造而成,具有净化污水和稀释雨水的作用,基本不会出现黑臭情况。通过层层截留,巴中市基本实现了污水全部资源化利用,大大降低了污水过剩外排的风险。

四、推动村民积极参与治污过程。在推动群众参与方面,巴中市采取了“生态环境部门规划设计+镇村干部监督指导+群众投工投劳”的模式,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要求纳入村规民约。通过充分征集社情民意,发动群众参与设施建设和运维管护。由生态环境部门、方案编制单位、设计单位、乡镇政府、“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等六方共同研究确定项目选址、工艺选择、管网布设等具体内容。同时,巴中市还探索出了“四个一点”运维保障机制,即财政预算安排一点、涉农资金整合一点、集体经济补助一点、受益群众自筹一点。不同县区还根据各自特点,分类落实了村民自筹办法,如巴州区全域推行受益村民众筹每人每月1元,恩阳区收取每户每月污水垃圾治理费5元等。这些措施不仅减轻村民的治理成本,还增强了群众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局面。

案例2

三亚市: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整改,力促体制改革与资源化利用

海南省三亚市正通过“体制改革+资源化利用”的双重策略,积极开辟一条“简单、经济、可持续”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路径,旨在解决当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面临的种种困境。

一、印发《三亚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投建管养体制改革方案》为深化体制改革,三亚市已正式发布了《三亚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投建管养体制改革方案》。该方案的核心在于构建一个以三亚环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主导的“投建管养一体化”平台,实现厕改、粪污及农村生活污水的一体化治理。此举旨在消除部门职责交叉、建设和运维主体繁多以及工作协调机制不畅等治理难题,为农村污水治理提供更为高效、协同的管理体系。

二、“一村一策”提出符合三亚农村特点的污水资源化利用模式在资源化利用方面,三亚市充分考虑了水量、水质及可资源化利用途径等关键因素,针对各农村和用水户的显著差异,采取了“一村一策”的治理策略。通过聘请专业科研团队,对全市409个自然村进行了深入的现场调研和监测,科学提出了各村的关键指标数据,并据此总结出了符合三亚实际的三大分类治理模式。这些模式均以资源化利用为核心,为后续的设计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指导。

三、打造样板示范点带动全面治理为进一步推动治理工作的落实,三亚市还精心打造了两处样板示范点。其中,上塘村资源化利用示范点于2023年建成,通过改造原有复杂工艺和高成本设施,实现了资源化利用工艺的应用,将部分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标准从“国家一级A”降低至“农业灌溉标准”,并通过单户自行使用和集中资源化利用至周边农田两种方式,显著降低了后续运营成本,赢得了广大村民的认可。而安罗村资源化利用示范点则于2024年建成,该示范点不仅全面提升了源头收集、过程输送、末端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等各个环节,还在实现高效、经济污水治理的基础上,满足了周边农作物的用水需求,同时构建了尾水和农田面源汇水经农田沟渠的“渗蓄引排”体系,实现了水资源的进一步拦截与净化利用。

四、严格过程管控确保精准实效落地为确保治理工作的精准实效,三亚市在过程中严格把控了设计、建设和运营等关键环节。在设计阶段,严格审查了以资源化利用为核心的治理路线;在建设阶段,重点关注了管网质量和污水收集等关键环节;在运营阶段,则精准监测了关键进水指标、进水水量和设备运行时间等关键指标。同时,三亚市还坚持源头管控,鼓励和引导村民共建共治共享,通过执法手段遏制违规乱排污行为。此外,还建立了“发现问题”机制,通过河湖长、河湖专管员和村委会网格员的联动,实现了问题的及时发现和解决。

案例3

文山州:深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云南省文山州秉持全州一盘棋的战略思维,构建了州、县、乡、村、组五级联动的工作体系,以“州统筹+县主导+乡负责+村组织+组落实”的协作模式,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截至目前,文山州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已达66.35%。

一、充分发挥群众积极性在治理过程中,文山州高度重视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乡村建设。面对村落分散、技术难题、民族生活习惯差异等挑战,文山州创新性地采用“院坝会”“火塘会”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围绕污水治理的具体方案、设施建设地点、村民参与方式等核心议题进行深入研讨,统一思想,形成合力,确保乡村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探索推广四种治理模式文山州还积极探索并推广了四种有效的治理模式。对于县城和乡镇周边的自然村,采取就近纳入城乡污水管网统一处理的策略;对于重点河流、湖库和村民委驻地的自然村等环境敏感区域,则完善集污管网,结合农户自建的三格式化粪池,接入管网进行集中处理后再进行资源化利用;对于居住相对集中、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则完善集污管网,并适当建设处理设施,辅以生物处理技术;而对于居住分散的山区和半山区,则结合农村厕所革命,通过黑灰水分类收集,实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三、强化县政府主导在县级层面,文山州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了党委主导、政府主抓的管理体系,调动全县工作力量,探索出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治理经验。同时,各乡(镇)也积极打造示范点,强化业务指导,确保治理模式的有效实施。村组织则因地制宜制定管理制度,纳入村规民约,组建自建委员会培训“农村工匠”,建立常态化长效管理机制。

四、压实乡(镇)村负责为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文山州构建了“镇主导、村主责、民主体”的工作机制,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家园建设。通过组建“施工组”,采取“工匠+群众”的模式,实现流水作业,多队同时开工,有效缩短了工期,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建设成本。同时,村组负责组织群众定期开展化粪池清淤、主管检查等工作,确保设施设备正常发挥作用。群众自管自用,确保污水全部纳管处理,设施得到有效维护和正常使用。

文山州的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深化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还有效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局面。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 昵称(必填)
  • 邮箱
  • 网址

TOP